服务热线
18613981349
10吨铸铁砝码的制作涉及复杂的铸造工艺和严格的计量标准,其核心流程如下:
一、铸铁砝码原材料与熔炼
砝码材料配比
采用灰口铸铁(牌号不低于HT250)作为主体材料,辅以铸造生铁(如Z18/Z22,碳含量3.2%~4.0%)、废钢及回炉料(典型配比6:3:1),并添加硅铁、锰铁等合金调整成分。
若需增强结构强度,采用包钢工艺:内部嵌入厚度≥14mm的Q235钢板,外部整体浇铸灰口铸铁。
熔炼控制
使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,温度需达1450~1520℃。
铁水进行孕育处理:加入硅基孕育剂(如75硅铁)细化石墨片,提升强度;浇注前需彻底扒渣,避免气孔和夹渣。
二、铸造与成型
大型模具工艺
砂型铸造为主:采用树脂砂或粘土湿砂造型,型腔涂耐火涂料(如石墨粉)确保表面光洁。
设计开放式浇口系统,配合大型冒口补缩,避免因铁水湍流或冷却收缩导致内部缺陷。
浇注操作
浇注时保持铁水平稳、连续,防止冲砂形成砂眼;实时监控跑火并补足铁水。
铸件在砂型中缓慢冷却≥24小时,减少应力裂纹。
三、后处理与校准
时效处理
铸件自然时效1~3个月(或人工时效:200~300℃加热4~6小时),彻底释放内应力。
机械加工
机床粗加工后,通过车削/铣削修正基准面,确保端面平行度等几何精度。
设置调整腔:腔体用不锈钢螺丝(性能≥304级)密封,通过增减内部配重校准质量。
表面防锈
喷砂除锈后,喷涂环氧树脂防锈漆或电镀锌/镍,涂层厚度≥0.02mm。
四、质量检测
成分与密度
光谱分析铁水成分(C、Si、Mn等);抽样检测密度均匀性(灰口铸铁理论密度7.0~7.3g/cm³)。
缺陷排查
X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查气孔、夹渣等内部缺陷。
计量校准
恒温48小时后,用乙醇清洗表面,检定质量精度。
依据JJG 99-2022标准:10吨M1级砝码允差±500mg,调整至达标后标注标称值、等级及生产编号。
关键工艺特点
环节 要求
结构设计 带吊装环/叉车槽,叠放防滑结构,调整腔密封防异物进入
磁化率 ≤0.05(避免磁性干扰称重)
环境控制 存放温度-10℃~+40℃,湿度稳定,定期复检(M1级每2年一次)
操作警示:浇注时需穿戴防护装备,避免1520℃铁水喷溅;吊装10吨铸铁砝码需专用设备防倾覆。
上一篇:5吨铸铁砝码的铸造周期是多久?